位置:首页 > > 金刚经
黄柏霖警官:如何做到《金刚经》的行一切善离一切相之一
发表时间:2019-04-15     阅读次数:     字体:【
0


黄柏霖警官:如何做到《金刚经》的行一切善离一切相之一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说,窦燕山的行善态度跟心念,我在这边为什么要特别引用《无量寿经》的批注呢,因为我们看过很多人在行善,可是为什么窦燕山做得到,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做不到呢。我最近也有一个朋友赵先生,他刚舍报没多久,六十几岁,他也是喜欢行善,福报也是很大,他常常跟一位解贤法师到越南去赈灾义诊,但是他就是没有办法像窦燕山这样改变业力、改变命运。那么这个《无量寿经》里面给我们提供答案,怎么样去能够做到《金刚经》里面讲的行一切善,离一切相,《金刚经》跟我们讲这样,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就是不住六尘布施。行一切善,离一切相,是《金刚经》告诉我们的一个行善的原则,如果你能够这样,就会成就功德,那功德可以灭罪,那福不能够抵业,福报只是可以让你享用,但是功德可以灭罪。

  那怎么样可以成就功德呢?《无量寿经》第八品里面这样跟我们讲,《无量寿经》的第八品,《无量寿经大经解》里面,《无量寿经》第八品里面讲,「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这一段经文我把它引用出来,刚好可以跟窦燕山,他的善行做一个对照,那么如何做到一个行善布施呢,如何成就功德呢,黄念祖老居士的批注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

  第一个要利他惠施,它这边讲说,「专求白法,惠利群生」,「白净之法」指一切善法,那什么叫「白净之法」呢,「白」就是清净,「白净」就是清净,「白净之法」就是你清净的布施,就是你做一切善事,都要有这个清净心。那么《会疏》里面讲,「大乘法,名为清白」,「大乘法」就是菩萨法,菩萨法就是利他,你唯有去利他,才能够自利,那在利他的六度万行里面去成就这个功德。那「惠利」呢,「『惠』者惠施」,「利」就是利济,所以经义里面提「专求无漏大乘清净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乐群生」。我们看窦燕山,他的行善的过程里面,你看他盖了书院四十间,那么四方的孤寒的,有志要求学的,他还给他「廪粮」,来请老师来去教他们,这个叫做什么,这个叫做大乘法。它这个大乘法就是什么,不分贫贱高贵,平等法施,平等布施,所以第一个我们要如何去成就功德呢,第一个,要利他惠施。

  第二个,「慈忍为怀」,窦燕山对于这个家仆,他「忍力成就」,「忍」就是「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你看他对这位家僮,把他盗了二万钱要卖这个女儿,窦燕山他马上把这个切结书把它烧掉。窦燕山的这个善行,这个行为,把这个切结书烧掉还交代他太太,好好把他这个女儿扶养长大,你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出,他「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有这个慈悲心,有能够这个忍耐,可以忍受。

  那么接下来,「和颜」就是柔和之颜容,在布施的过程里面,要和颜很不容易,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会疏》里面跟我们提,「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所以能够「和颜」,我们要去给人家布施,也要和悦的脸色。那像这个我就必须要检讨啊,像我就有时候,可能是职场的关系,有警察的这个特质,看起来就比较严肃,所以我常常在说法的时候,或是在讲法的时候,同学就跟我讲,老师,你要展现笑容啊,你展现笑容就好看,或说你很严肃就不好看,那我就比较做不到这个「和颜」。所以你要去布施,你怎么样才显示出你的慈悲,慈忍为怀呢,你怎么去关怀这个贫苦的人,怎么去关怀这个弱势,怎么去关怀这个烦恼深重的众生呢,你要「和颜」。那么这个「和颜」,你有柔和的脸色,你自然而然,你为什么,你内心离开这个妄想跟染着,你内心没有这个妄想、染着,自然而然态度就温和。

  接下来第三个要清净不染,在《胜天王般若经》里面,它有跟我们讲,它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什么叫「波罗蜜」,「波罗蜜」就是登彼岸,「波罗蜜」就是三轮体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叫「波罗蜜」。菩萨去行般若波罗蜜,去行这个智慧行的时候,他是「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菩萨他因为他可以随顺佛菩萨所教授给我们的,要清净心布施,他会看待这些众生,「面门先笑」。所以你要去布施、你要去捐钱、你要去关怀,你先去布施你的笑容,你要去当知客,你要去接待众生,你要去接引众生,很简单你先把笑容先布施给对方。所以我们山门里面为什么先摆四大天王,然后再进去就是摆弥勒菩萨,为什么?欢喜佛,弥勒菩萨,有容乃大,然后笑嘻嘻的,他就告诉你什么?你学佛从这个地方开始学起,你进来的时候先学慈悲喜舍。

  我们台湾就有一个欢喜菩萨,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常常用的一个法语,叫欢喜就好,台语就是欢喜就好。她是什么?随顺。欢喜就好就是随顺众生、恒顺众生。所以我们要学佛,随顺众生,你随顺众生、恒顺众生就能够清净不染,如果你有执着,你就没办法清净不染,你会有罣碍,所以你「视诸众生」,你对待众生要「面门先笑」。你看窦燕山,他那个家僮盗钱的时候,知道他把这个切结书烧掉了,把他女儿嫁出去了,他很感动,这个仆人就赶回来。窦燕山,没事没事。所以「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没有忧愁,为什么?因为菩萨本身「心离秽浊」,心里没有烦恼,离开这个秽浊,那么「诸根清净」,六根清净,「不染离垢」,他心中不染,那么「心不瞋恚。内无恨结」,内心没有烦恼。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三十四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上一篇:黄柏霖:如何做到《金刚经》的行一切善离一切相之二
下一篇:南怀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此网站声明,不在网站筹集一切资金,请不要在此网站像一切个人账户汇款,以免上当受骗
  • 请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爱国爱教,环保,爱护一切有生命的众生,拒绝皮草,救助流浪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 不参与一切与觉正净佛法无关的邪教(例如法轮功之类违法破坏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以佛教为旗杆招摇撞骗的民间团体组织)
  • 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孝亲尊师,仁义礼智信,学习大乘,宽宏大量慈悲喜舍,福慧双修!!! 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昔发菩提心,仅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本网站为2019年农历2月19 日观世音菩萨生日网络开通! 技术支持意见,联系方式13764407838 QQ2323773137 电子邮箱QQ2323773137 微信号13764407838
  • 备案号:沪ICP备19004002号-2
  • Copyright © 2019- 佛教仁义礼智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